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

[DCC改造]117系"WEST EXPRESS 銀河"(2)

 TOMIX 98714 JR 117-7000系電車(WEST EXPRESS 銀河)セット

前言

更新晶片暨全列車裝設室內燈

關於

  將先頭車原本使用的NGDCC製兩極性晶片撤下,換成同公司的4功能輸出晶片,進行對應的電路改造,除了原本就能控制的頭尾燈功能外,增加控制室內燈與檯燈的功能。

晶片擺放位置

先頭車

為了藏在車頂,有犧牲部分室內照明來隱藏晶片

中間動力車

  仍使用原本的晶片,只是為了讓晶片藏於車頂,使用兩種方式照明車內。車體左邊2/3使用LED+導光板(跟先頭車與其他中間車廂相同的方式),右邊1/3為了不跟晶片衝突,改用LED燈板,因此兩邊可以獨立控制。

其他中間車廂

使用DrM製的室內燈晶片搭配LED+導光板照明
導光板有配合車內構造裁切
不同車廂放置晶片的位置也略有差異

燈光測試

先頭車

由於頭尾燈表現沒有變化,因此省略僅記錄室內燈的部分

檯燈

檯燈+室內燈

室內燈

中間動力車

室內燈全亮

僅亮左邊

僅亮右邊

附記

  先頭車因為容納晶片而犧牲照明的區域(位於駕駛室後方)是展望空間,正好配合實車減少窗戶眩光而減低照明的感覺(誤)。

後記

該找時間介紹車內配置與功能各異的各個車廂了

上次的改造

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

[DCC改造]DE10(JR九州仕様)

 Kato 7011-4 DE10 JR九州仕様

前言

比預期的麻煩

關於

  為了節省改造的步驟,使用與原本燈板尺寸相近的NGDCC製DE29x2_56K 16V晶片,只要將原本的LED及馬達銅片移植上去就好了......結果絕緣一直有問題,逼不得已只好放棄使用馬達銅片,改成分解全車並使用漆包線連結晶片與馬達才成功。

改造

取下車殼後,要先將馬達銅片分離才能拆下原本的燈板
由於結構緊湊,晶片的底端與馬達銅片的外側都有貼絕緣膠帶防護
但測試多次仍絕緣失敗後只好分解動力底盤
取下馬達並另外焊上漆包線
馬達接點在包上絕緣膠帶後再裝回車體,並將漆包線焊回晶片上的馬達接點

燈光測試

1端
2端

後記

  1. 考慮對SL人吉的50系客車也進行改造,裝上晶片以便控制室內燈、展示燈與尾燈。
  2. Kato製DE10只有一個缺點,就是三軸轉向架分解保養時,一旦不小心讓導電銅片變形就很難復原,通過彎道時還會相當不順暢。

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

[DCC改造]683系4000番台更新色

 KATO 10-1745 683系4000番台「サンダーバード」(リニューアル車) 基本セット(4両)

前言

增加頭尾燈表現的模式

關於

  原本使用的Kato製FL12晶片雖然易於安裝,但兩個功能輸出僅有頭尾燈隨前進方向自動切換而已,因此決定改造換上NGDCC製DF19x4ssR4晶片,除了將上下頭燈改成分別控制外,並利用其內建的功能再現調車模式。

改造

  將床下零件分解後可以看到會683系4000番台相較其他車種更大的床下空間,更方便隱藏晶片。
由於晶片無法正好放入床下空間,因此有稍微切削床下的支撐零件
確認晶片可以順利放進去後才開始焊接線材
焊接線材完成還沒裝回去的模樣,線材全部使用漆包線減少絕緣問題並節省空間

燈光測試

正線運轉模式

上頭燈
下頭燈(上頭燈還是有點漏光)
上、下頭燈同時點亮
尾燈(上頭燈有點漏光)

調車模式

上頭燈+尾燈
上、下頭燈+尾燈

後記

  為了再現增節時編組中間先頭車點亮頭燈的模樣,其中一端先頭車的頭燈有修改成不會自動隨行駛方向切換。

2023年12月16日 星期六

[拾陸番]Tomix キハ40形1700番台(6)国鉄一般色增備

 Tomix HO-9082 JR キハ40-1700形ディーゼルカー(国鉄一般色)セット

前言

粉專版

好不容易才整備好北海道色,又手癢增備了国鉄一般色

網誌版

依舊龐大的零件量

關於

  跟北海道色同時發售,但因為此塗色僅有キハ40-1759與キハ40-1766兩輛而已,因此沒有轉印紙,直接印刷好車號及相關標記,車頂的列車無線天線已經安裝好了,汽笛也不需要另外鑽洞。
  兩輛份的零件相當壯觀,其中扶手更因為車體端面塗色的緣故而附上橘色與乳白色各兩輛份。至於忘記拍攝到的貼紙也是兩張,收錄內容跟北海道色一樣。

後記

粉專版

一樣會進行DCC改造,並針對之前改造北海道色時音效音量偏小的問題進行改良

網誌版

  除開扶手跟跳線因為顏色不同不能流用之外,大部分的零件跟北海道色都共通,因此又多出一些備用零件了(雨刷、登車梯與空氣管線等)。

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

[設備導入]Smile Sound

Desktop Station SmileSound

前言

簡易心得!

關於

  Desktop Station 製入門組由晶片燒錄器、DCC音效晶片、擴充板與音箱構成,DCC音效晶片分為HO規格用的SmileSound MTC21與N規用比較小型的SmileSound Next 18,兩者音效輸出表現差不多,僅在馬達容許電流輸出上限與燈光功能輸出數量上有差異。由於音效晶片耗電量比較大,原廠建議搭配電容提升集電穩定度。
  跟過往慣用晶片(如Digitrax、NGDCC)所有燈光功能都是Power輸出(可直接點亮LED串聯電阻)不同,SmileSound音效晶片在部分燈光功能上採用邏輯輸出,需要搭配轉換IC後才能對LED串聯電阻輸出電流,因此模型如果沒有對應此種DCC晶片的設計,就要搭配擴充版才能活用所有燈光功能輸出。
  音效晶片使用的音效檔可從OPEN SOUND DATA內下載,燒錄與編輯音效需要使用同公司的SoundProgrammer(DSSP)軟體進行,並一定要將晶片裝在燒錄器上燒錄,因此我在應用時幾乎都是使用擴充板搭配,方便安裝完畢後的調整。

燒錄器本體

有MTC21與Next18兩種規格的插座對應各自的晶片,不支援編輯軌,USB連接線需要自備
燒錄器端的USB插座使用的是比較舊的規格

HO規入門組

搭配的是MTC21晶片、擴充板與音箱,並附上一顆100uf/25V的電容輔助,不使用擴充板也能利用MTC21晶片上的焊點連結車輛(但會有部分功能輸出無法使用)

N規入門組

搭配的是Next18晶片、小型擴充板與音箱,同樣有附上一顆100uf/25V電容,但Next18晶片因為空間不足,就沒有焊點可以使用

後記

  在研究音效晶片的程式邏輯以後,有考慮自己調整甚至製作音效檔,不過收錄車輛音效與剪輯又是另一門學問了,目前專注將Smile Sound的軟體更新應用到已改裝完成的車輛上。